真絲綢天然染料印染過程
在1856年發(fā)明合成染料以前,所有真絲綢染色和印花均采用源于動植物和礦物的天然色素,這些天然染料在真絲綢上可染得絢麗多彩的色澤,而且其色牢度并不遜色于現(xiàn)在使用的合成染料。源于植物的天然染料品種較多,中國古代常用的有靛藍、茜草、紅花、紫草、綠草、黃梔等。動物源染料較少,主要有蟲膠紫、胭脂紅:等。礦物質(zhì)顏料有丹砂、粉錫、鉛丹、大青、宅青、赭石等。古代印染方法除了缸染以外,有描繪法、扎染法、蠟染法、凸版和鏤版印花法。但是天然染料的提取、配色以及在織物印染中的應(yīng)用都不如合成染料方便,而且天然染料難以預(yù)制成隨時可供應(yīng)用的穩(wěn)定劑型。因此,天然染料很快被合成染料淘汰。1996年德國:開始禁用部分偶氮染料,科學(xué)家發(fā)現(xiàn)這些染料對人體有致畸變、致癌和致過敏等危害。這喚起了人們對綠色環(huán)保染料的重視。天然染料尤其植物源染料正是一種對人體非常安全的綠色產(chǎn)品,而且很多種可提取染料的植物又是有一定療效的草藥,在染色同時可使織物獲得一定的保健治療功能。許多植物染料帶有一種特殊清香,這也是有別于合成染料的一大特色,很多青睞天然染料紡織品的消費者正是為這種獨特清香所吸引。因此,近年來國際上出現(xiàn)了一股回歸天然染料和天然纖維的紡織品時尚潮流,采用天然染料印染的真絲、棉等天然纖維紡織品成為附加值很高的時尚產(chǎn)品,而且其市場前景看好?,F(xiàn)代較多采用的天然染料印染方法以浸染和篩網(wǎng)印花為主,而應(yīng)用最多的天然染料則是植物源染料。
植物源染料是從植物的根、葉、樹皮、莖桿或果實中提取的,按其化學(xué)組成可分為:類胡蘿b素類、姜黃素類、蒽醌類、靛藍類、葉綠素類和鞣質(zhì)類(又稱為單寧類)等。類胡蘿b素廣泛存在于植物葉片、塊莖、果實中,它包括葉紅素和葉黃素兩種,在酸性條件下易氧化褪色。姜黃素存在于郁金植物和藥姜黃的根莖,不耐光照。蒽醌類染料存在于植物根中,多種重要的紅色天然染料均屬此類化學(xué)組成物。蒽醌類染料的耐光牢度好
植物染料的提取一般利用當?shù)刭Y源豐富的植物種類,因此有較大地域局限性。印度是植物資源:#富的國家,因而植物染料研究比較活躍,開發(fā)利用較早,應(yīng)用較廣。印度在真絲綢印染中應(yīng)用較多的植物染料主要有下列幾種:麻風樹花,馬纓丹花,印度小檗屬樹根,大戟屬樹葉,茜草科灌木葉,胡桃樹皮。麻風樹是一種高lO一15英尺的熱帶常綠樹或大型灌木,屬大戟科,細莖多分枝,葉為橢圓形或琵琶形,一英寸寬的紅色簇生花常年開放,是一種容易采集的紅色染料源。茜草科灌木是一種常見園藝植物,其簇葉密布,葉片為銅綠色,是一種資源豐富的染料源。印度小檗是一種6—12英尺高的灌木,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區(qū)和印度北方區(qū),每年5.6月為生長繁榮期,可從其根部獲取最大量色素。胡桃樹是一種大型、落葉、雌雄同株喬木,多毛絨嫩枝,為喜馬拉雅山區(qū)和阿薩姆邦丘陵常見樹種。綠胡桃殼的油提煉劑和醇提煉劑在印度用作染發(fā)劑,用明礬作媒染劑。胡桃樹皮在媒染劑處理過的羊毛上染得棕黃色,而在媒染處理過的棉纖維上可染得鐵銹紅。馬纓丹包括約5O種常綠灌木和草本植物,常見馬纓丹品種均為野生耐旱植物,可長到1.5—3.Om高。簇葉為深綠色,而花剛開時為粉紅和黃色,隨后變?yōu)榧t色或橙色。利用其花可染純白色到淡紫色的系列色澤。大戟是一種可長到2一lOm的高大灌木,這種落葉灌木通常在冬季長葉,其橢圓形大葉片在冬季有深紅、大紅、白色或黃色等多種色澤,是一種豐富多彩的天然色素。